重点报告三
2025年9月28日

陈安涛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人简介:

陈安涛,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致力于认知控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在运用神经成像技术解析人脑处理冲突信息的机制、常见精神类疾病早期诊断、认知老化机制与干预等问题上取得系列成果,发表同行评审学术期刊论文300余篇。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朱智贤心理学奖等学术奖励。现为中国心理学会、中国认知科学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及运动与脑科学分会主任、《心理科学》副主编。曾担任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二届常务理事、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

 

摘要:

认知控制是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通常将其区分为监测和适应性调整等过程。使用创新实验设计并结合神经解码分析,分离并调查监测与适应性调整的特性,发现监测功能对认知资源变化不敏感,而适应性调整则敏感于认知资源变化。受认知发生论启发,进一步假设,敏感于认知资源变化的适应性调整在高强度训练情况下,有可能改变个体认知结构、引发认知结构的适应性调整(顺应),进而持久地改善一般认知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持续约两周的高执行注意训练,能够显著改善青年成人的类比推理操作表现,但不影响知觉匹配任务上的表现。认知功能改善与注意脱离、指向和关系整合等基本认知操作的神经指标相对应。最后,将前述适应性调整训练任务应用于老年人群,发现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而且这一改善优势在随访中仍然得到保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