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G-fNIRS多模态研究范式”工作坊招生简章
2025年10月21日

“EEG-fNIRS多模态研究范式”工作坊

一、工作坊简介

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与脑电图(EEG)作为两种重要的非侵入性神经影像技术,分别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具有独特优势。EEG能够以毫秒级精度捕捉大脑电活动的动态变化,而fNIRS则能提供相对较高的空间定位能力,反映大脑皮层血氧水平的功能性变化。将EEG与fNIRS相结合的多模态研究范式,可实现对大脑神经活动“时空互补”的联合观测,近年来在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人因工程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同步采集设备的成熟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优化,EEG-fNIRS融合技术正逐步成为探索复杂认知过程神经机制的重要工具。

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开始引入EEG-fNIRS联合记录技术,但在实验设计、数据同步、噪声控制及多模态数据整合分析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本次会议特设EEG-fNIRS多模态研究范式工作坊,邀请领域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系统讲解EEG与fNIRS的技术原理、同步采集的关键技术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解析多模态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与融合分析方法。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参会者全面掌握EEG-fNIRS研究范式的实施流程,提升科研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推动多模态神经科学技术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的规范应用与创新发展。

 

二、课程表/课程安排

“EEG-fNIRS多模态研究范式”工作坊

时间

内容

讲者

单位

9:00-10:00

EEG-fNIRS多模态原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介绍

上海心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学术人员

10:00-10:20

茶歇

10:20-11:05

精神分裂症社交障碍的脑际耦合机制与建模

潘亚峰

浙江大学

11:05-11:50

EROS数据分析与论文写作

车晓玮

山东师范大学

11:50-14:00

午休

14:00-14:45

脑电特征提取与建模

胡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4:45-15:30

信息整合的认知神经机制

张砚雨

上海交通大学

15:30-15:50

茶歇

15:50-16:35

脑电数据分析技巧与脑电读心术

赵佳

西南大学

16:35-17:20

基于近红外光学脑成像的超扫描技术及其应用

赵庆柏

华中师范大学

 

注:部分报告日程和汇报主题可能会略有调整。

 

三、主讲人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序)

车晓玮,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主要采用脑电、近红外脑成像等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探讨人类记忆、注意等心理认知机制。研究工作发表在 心理学报、Psychophysiology、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等期刊,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

胡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自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通过跨物种研究手段,结合多模态脑影像和认知神经调控技术,主要研究疼痛和共情的脑神经机制和调控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Neuron, Nature Human Behaviou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Cell Reports Medicine, Science Bulletin和PNAS等权威期刊;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等表彰。

张砚雨,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视觉信息检测与整合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视功能障碍的脑可塑性等疾病的机制及转化研究。尤为深入地采用多模态的脑成像技术(EEG、MEG、3T/7T–fMRI等)研究视知觉加工的脑网络机制,眼科疾病(如成人弱视、白内障等)视功能重建的可塑性机制,并结合非侵入式经颅电刺激(tES、TI)开发认知增强的调控技术。在PNAS、Neuroscience Bulletin、Current Biology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担任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审稿编辑与领域内多个国际重要期刊的审稿人,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

赵佳,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脑电实验室责任人,Scientific Reports编委会成员,Neuroimage、iScience等杂志审稿人。采用脑电、心电、磁共振等技术对肥胖与饮食及调控方法进行探究,主持国自然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自然项目和2项科技部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

赵庆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学者。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神经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创造学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社会认知分会理事、武汉心理学会理事长。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神经信息学专业。主要从事创造的认知神经机制、创造力培养、网络学习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7项,在《Neuroimage》《Cerebral Cortex》《Computer &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Learning and Instruction》和《心理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国家级课程2门。

潘亚峰,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双聘研究员。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教育神经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聚焦社会学习与互动的神经计算机制,及其在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应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Psychiatry、Advanced Science、Biological Psychiatry、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等领域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获评2023年度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学术新星(APS Rising Star)。

 

四、相关事项

1、工作坊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地点: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教学四楼4301

2、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30日(招满为止)

3、招生人数:80人

4、报名费用:免费

5、食宿与交通:请根据大会提供的联络方式自行办理相关手续,本工作坊不提供此类服务。

6、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7、报名要求:第26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来宾,希望系统了解EEG-fNIRS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在心理学及相关交叉学科中的研究原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的专家、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及学生。

8、会务联系人:方鼎 邮箱:fangding@psytech.com.cn